信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动态
盐城师范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我校提升内涵、改革攻坚、转型发展,基本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区域性大学的决胜阶段。为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主要成绩

十二五”期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党委、行政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坚持转变方式、调整结构、强化服务、注重特色,积极实施创新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合作发展、和谐发展五大方略,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学校办学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区域性大学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办学规模稳中有升。基于学校的发展规模定位,与“十一五”末相比,“十二五”期间在校学生与师资总量总体趋向于稳定,呈现小幅增长。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由2010年末的19398人增至20318人。五年来,联合培养研究生由41人增至974人,合作院校达到15所,其中,985211高校4所。培养全日制研究生165人,挂靠南京工业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全程培养30人,其招生计划纳入政府规划。培养在职研究生809人,毕业270人。成人教育累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数由9480人增至13500人,培训中小学教师由8000人次增至15000人次,获得“国培计划”资质,中西部教师培训项目数成倍增长;二学历教育规模和自考脱产教育考试通过率位居全省第一。

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本科专业发展65个,其中非师范类专业47个,45个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建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4个、特色专业5个、重点专业(类)7个。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12个。建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精品教材10部、重点教材7部。获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在校生在全国、全省大学生有关技能竞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两次蝉联“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代表江苏参加2014年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荣获第一名。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由78%增至近90%,累计考取研究生、公务员近3000人,学校每次均被表彰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科建设与科技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建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4个,校级优势培育学科1个、重点学科4个、重点建设学科6个、重点扶持学科7个,专业硕士重点培育学科5个、优先培育学科5个、扶持培育学科6个,共覆盖9个一级学科、7个二级学科和13个专业领域。五年来,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2项、市厅级331项,其中省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获得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483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83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6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2项、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5、省部级110项、市厅级290项,纵向经费到账总额2977万元。教师在权威期刊发表论文553篇,出版教材、专著91承担横向课题563项,横向经费到账总额4185万元。实施平台建设“124”工程,获批建设省级大学科技园。建有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社科研究基地、决策咨询基地、工程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点、省高校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各1个,获批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为政府、行业、企业提供了高效的决策、咨询、合作及服务。与复旦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共建省级联合技术转移中心,组建了盐城师院联合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盐城师院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专任教师中,硕士学位教师由405人增长至636人,所占比例由45.1%增至60.1%;博士学位教师由92人增至215人,所占比例由10.2%增至20.3%;正高职称教师由82人增至117人,所占比例由9.1%增加至11.1%;副高职称教师由238人增长至357人,所占比例由26.5%增至33.7%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达70%以上。担任外校博士生导师或硕士生导师的教师数由45人增至65名。“十二五”期间,新增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资助4人、省“333工程”项目资助9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2人。

国际合作交流不断深化。五年来,国际友好学校由20所增至41所,开办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含国际课程实验班)2个,累计招收学生162人;派出学生访学研修由25人增至178人,来华留学生由96人增至211人;聘请外国专家由46人次增至70人次,并由语言类专家向学科类专家拓展。推行教师干部海外培训计划,依托政府留学奖学金和骨干教师研修班派出80人次教师境外访学研修,派出3批次60人次干部赴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高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拓宽国际视野,提升业务能力。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十二五”期间,学校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年度总收入由3.35亿元增至5.15亿元,基本建设债务由4亿元降至0.7亿元。学校固定资产总额由7.44亿元增至16.6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由0.7亿元增至2.53亿元。新长校区全面建成,同时投入基本建设资金0.8亿元,完成多项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新增校舍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校园网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校园“一卡通”系统和电子政务建设基本完成,初步建成多个基于校园网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和应用资源管理系统。图书资料馆藏数量和质量实现新的飞跃,馆藏纸质图书由141万册增至184万册,电子图书增至12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达34种,中外文纸质期刊达900余种,为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十二五”期间,我校共选派10720名学生和教师赴新疆实习支教,取得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已故教师王强成为全国重大典型,《典型引路信仰导航——以“向王强同志学习”主题教育活动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获得了全国第八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党建工作经验两次入选全国党建工作会议书面交流材料。学校跻身全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行列,被列为综合改革阶段成效明显的高校之一。学校当选为全国新建本科高校联盟理事长单位。“十二五”期间,先后获得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首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二)基本经验

科学谋划发展是基本前提。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在深入分析内外部环境和校情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深化内涵建设,加快转型发展,基本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区域性大学”的发展思路和方略,明确了学校未来发展的目标和举措。

深化综合改革是核心动力。学校以“1+3”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为抓手和突破口,大胆探索,积极实践,稳步推进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内部治理等多个领域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改革成效,为学校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加强内涵建设是关键支撑。学校秉持“稳定办学规模、保障办学质量、优化办学结构、提升办学效益”的发展理念,狠抓内涵建设,办学水平稳步提升,影响力逐渐扩大,社会认可度进一步增强,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紧贴地方需求是重要路径学校依托学科专业优势,着力打好沿海、师范、老区三张牌,努力建设成为地方新特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教师教育的改革创新基地和服务决策咨询的智库,大大拓展了办学空间、增强了办学活力。

依靠师生办学是可靠保证。学校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教师为主体,教育以育人为本、学生为主体,全心全意依靠师生员工办学,有效激发了广大干部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凝聚强大的发展合力,促进学校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存在问题

人才培养方面,主要表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部分关键支撑条件还比较薄弱,如“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实践教学的投入、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等。科学研究方面,主要表现为缺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知名的专家学者,制约了学科的高水平发展,也使得标志性、突破性的科研成果明显不足。社会服务方面,主要表现为缺乏高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平台,调动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措施不到位,相关的激励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队伍建设方面主要表现为师资总量和水平不能很好地满足事业发展需求,人才工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创新。内部治理方面,主要表现为学术权力的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优化,二级学院办学主体地位需要进一步落实,符合现代大学制度要求的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创新。

(四)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我校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争先进位、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学校事业发展面临新的形势。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高等教育发展明晰了目标指向,全面深化改革为高等教育发展激活了内在动力,全面依法治国为高等教育发展优化了法治环境,全面从严治党为高等教育发展强化了组织保证。我们要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立德树人,锐意创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江苏“两个率先”战略的新机遇。未来五年是我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阶段,尤其是随着“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推进,必将赋予地方高校更多新的使命与责任。盐城作为沿海中部崛起城市,正围绕保持中高速增长和直奔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加速建设,必将为我校改革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和环境。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挑战。经济新常态下要素驱动正转向创新驱动,创新创业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制高点,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迫切需要高校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我们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开展人才培养改革,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增强服务发展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新态势。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内涵提升阶段,高校纷纷由拼规模、拼数量向拼质量、拼内涵转变。分类发展、办出特色应用型转变,已成为许多地方本科高校的必然选择。面对激烈的竞争态势,我们亟需进一步明确学校类型定位和转型发展战略,实现由“以量谋大”到“以质图强”的转变,努力办出特色、提升水平。

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新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改革提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新要求。如何突破固有发展模式,释放发展活力,我们面临新的重大挑战。作为全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校,必须发挥先行优势,积极稳妥推进各项配套改革,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办学资源瓶颈制约的新压力。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发展为学校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社会教育资源的供给和配置发生重大转变,人才供需关系由高校主导转向行业企业主导,亟需高校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我校地处苏北,办学历史短,在争取资源、引进人才、吸引生源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发展的困难更多、压力更大。

二、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提高质量这一战略主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强大动力,以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为着力点,以依法治校治教可靠保障,以党的领导为坚强保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社会服务水平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努力把学校基本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区域性大学。

(二)基本原则

十三五”期间,必须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学校改革发展,通过创新发展激发办学活力、协调发展优化办学结构、绿色发展转变办学方式、开放发展拓展办学格局、共享发展普惠办学成果,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结合学校实际,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1.坚持质量为先。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必须把提高质量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发展观,更加注重内涵发展,以优化和完善学科布局为先导,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与基地建设为支撑,以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为根本,科学处理内涵与外延、质量与数量、效益与规模、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关系,全面提升内涵建设水平和办学质量。

2.坚持人才强校。人才资源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必须坚持党管人才、优先发展、创新机制、引育的人才工作方针,举全校之力、以战略眼光做好人才工作,汇聚一流教育人才,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健全师德建设机制,完善教师发展制度,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使人才队伍成为强校之基、竞争之本、建设之要。

3.坚持协同创新。协同创新是提升办学水平基本路径必须将协同创新贯穿在学校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人才培养强化产教融合、合力育人,学科建设强化整合集聚交叉融合,科学研究强化联合攻关协同创新,对外交流强化开放合作、互利双赢,内部管理强化制度创新、共同治理,推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

4.坚持特色办学。特色是学校的生命力。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科学的办学定位依托,铁军精神办学育人,继续打好“沿海、师范、老区”三张牌,聚焦核心指标,聚力特色建设,在教育教学凝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顶天立地”的科研格局中培植科学研究的优势,在主动服务沿海发展中打造社会服务的品牌,整体带动综合实力提升,形成先进的办学理念、鲜明的办学风格和显著的办学优势。

(三办学定位

类型定位:综合性应用型大学

层次定位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教育

学科专业定位: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需求,构建以教师教育为鲜明特色、文理基础学科为支撑、新兴应用学科为增长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厚基础、宽领域、广适应、强能力,具有师范底蕴国际视野,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盐城、服务江苏面向全国、融入世界。

(四)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基本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区域性大学。坚持以地方需求和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围绕师范、沿海、老区”特质,全面彰显办学优势,推动学校向高水平的综合性、应用型大学转型,人才培养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学校管理向现代大学管理模式转型,成为全国知名的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涉海教育与沿海发展服务基地、“铁军”精神传承与文化建设基地,主要办学指标位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力争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效益和综合实力。

2.分项目标

——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立完善的人才发展体系,拥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领军人才、潜心学术的业务骨干潜力较大的青年学者以及理论功底扎实、技术应用能力强的“双师双能型”教师

——建成一批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学科整体水平实现质的跃升,重中之重学科率先实现硕士学位授权点突破,建成一批优势突出的特色学科和专业集群,获得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成果和项目。

——构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适应市场需求、对接国际化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一批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活跃在区域重点行业产业、享有一定社会声誉的优秀毕业生。

——建设高品位的校园生态环境。形成底蕴深厚、科学民主、包容开放、特色鲜明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努力建设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科技与人文相得益彰的高品位校园。

——建立高效科学的办学体制机制。按照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要求,优化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相互协调、支撑的内部治理结构,形成多元合作、社会参与办学体制和规范自律、高效有序的运行机制。

3.具体指标

表一:学校发展主要指标

类 别

指 标

目 标

人才

培养

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

其中:师范生比例

23000

30%

硕士研究生

1000

成人高等教育在籍学员

8000

留学生:来华留学生

外派留学生

500

1000

专业

建设

专业总数

80

省级品牌专业

5

省级点以上教改项目

4

国家级精品课程

12

国家级规划教材

12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3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1

学科

建设

硕士学位点

2

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点

6

省级优势学科

1

ESI排名前1%的学科

1

科学

研究

社会

服务

国家级科研项目

150

省部级科研项目

200

国家重大项目或重点科研项目

3

省部级以上奖项

30

专利申报及授权

250

国家级科研平台

1

新增省级科研平台

4

纵向、横向科研经费

2.5亿元

队伍

建设

生师比

17∶1

专任教师总数

其中博士

教授等正高职

教授等副高职

1400

550

160

480

国家级教学名师

1

省级教学名师

23

省级科技创新团队

23

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23

国际

合作

国际友好学校

50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4

国际交流平台

23

聘请文教、科技专家

100人次

教师中具有海外访学经历的比例

30%

校园

建设

校舍建筑总面积

60

实验实习用房

9.5平方米

学生宿舍面积

23.7平方米

三、主要任务和发展举措

十三五”期间,坚持目标引领与问题导向相统一,突出发展重点,积极实施十大工程,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办学水平。

(一)队伍建设工程

围绕学科发展、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科技创新,大力培养引进拔尖人才,重点培育青年英才,努力造就适应发展需要的高水平、高素质、高效率的师资队伍、管理队伍、后勤队伍。

1.集聚一批拔尖人才。坚持人才第一、五并同行”的“引培理念,做到引进与培养并重、在职与脱产并行、国内与国际并举、刚性与柔性并聘、专职兼职并用。积极实施高端人才支持计划,致力于培养一批省内外有影响国内外知名的教学名师、学科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团队和优秀教学团队。发挥高端人才的核心和引领作用,依靠高端人才构建学校特色,带动学科建设,铸造学校品牌。

2.加快“双师双能”教师培养。适应应用型大学建设需要,完善教师实践锻炼制度,建立“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制度和质量考评制度,形成教师在岗研修与到企业实践培训并重、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并举的“双证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积极聘用企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担任产业教授”或兼职教师,打造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双能型”教学团队,实现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教学与实践的优势互补。

3.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发展机制,完善教师专业成长制度,搭建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各类平台。优化人才流动机制,建立竞争、择优、能进能出的用人制度,拓宽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构建专业技术人才和党政管理人才合理流通的立交桥。优化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制度。优化人才激励机制,建立按贡献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以岗定薪,突出优绩优酬。

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按照德才兼备、师德为先的要求,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构建制度化的师德师风建设体系。强化师德考评,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绩效考评体系,把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年度考核、职务评聘、评优评奖等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制”。建立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查处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强化政策导向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忠诚教育、勤业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表二队伍建设工程指标(部分

指 标

目 标

引进国家级杰出人才

10

引进高水平学科团队

23

学科领军人才

10

教学优秀人才

10

青年拔尖人才

20

教授平均年龄

50

副教授平均年龄

45

双师双能型”师资:校内

校外

300

100

(二)人才培养工程

牢固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坚持“能力为本、重在应用,面向行业、服务学生的人才培养理念,加强政策引导,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厚基础、宽领域、广适应、强能力,具有师范底蕴国际视野,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1.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按照“师范办精、应用办特、错位竞争、特色发展”的总体思路,实施专业淘汰、停招减招制度,形成以社会需求度、用人单位满意度、学生认同度和学校承受度为依据,校内外评议相结合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构建“贴近行业产业、引领基础教育、服务沿海发展”的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围绕国家和江苏沿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瞄准产业转型升级行业发展动态,优先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的专业集群重点发展具有优势的专业集群;竞争性发展有关传统专业。围绕盐城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需求,创造条件增设农学学科专业类。

2.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按照合格专业、特色专业、品牌专业的发展序列,深化专业综合改革,提升专业内涵建设水平。加强专业特色培育各类品牌专业建设,着力推进重大项目、重大成果和重要指标的团队攻关、重点突破,努力教师发展与教学团队建设、课程教材资源开发、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国内外教学交流合作、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等方面做出特色,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品牌效应,在国内高校同类专业中形成较强的示范性和引领性。师范类专业率先通过江苏省师范类专业认证,优势工科专业率先通过国际实质等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思想品德、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培养模式,推动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推动科教结合、产融合、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工交替,构建一流合力育人平台。以学生发为中心,构建“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和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大类培养、方向分流、分层教学的人才培养路径。试行学分计量制、学分互认制,推行弹性学制。树立卓越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实施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培养。以“卓越乡村教师培养计划”为引领,完善师范生顶岗实习制度优化U-G-S协同育人机制和培养模式,构建完善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

4.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为契机建立全过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完善从招生到学位授予各环节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重点关注质量标准、规章制度、程序文件、监测过程方法、质量改进途径与效果,保证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系统、科学、规范和有效性。重视在线开放课程引入、建设使用,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在线学习学分管理、学籍管理、学业成绩评价等制度,重视各类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教学过程化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坚持把实践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包括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创新创业能力训练等在内的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推进创新创业课程、平台、训练、竞赛、成果孵化、保障机制“六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实践,鼓励学生参加“互联网+”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构建国家、省、校、院四级学科竞赛体系。大力建设服务于专业群的校内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综合训练中心以及大学生实训实习基地,着力构建“校内实践教育中心+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合作共建模式。分建立校内协同育人示范实践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服务平台,建立优秀创新创业导师才库,协同建立实践教学案例库。

6.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坚持立德树人,发挥好课堂教学、学生科研、学生管理、学生生活全过程应有的德育功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成长。放大师范教育效应,使每个学生均具有浓厚的师范底蕴。加强美育和人文社科类课程建设,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素质拓展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素质引导类课程和活动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积极构建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实践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探索学生教育管理的新机制新方法,推进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凝练形成富有学校特色的活动品牌。

表三人才培养工程指标(部分

指 标

目 标

新增备案专业

15

停招专业

15

改造调整专业

1520

实际招生专业

其中:教师教育专业

55

14

教育部专业认证

14

校内实训基地

6065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275300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年终就业率

85%

95%

毕业生考研(公)录取)率

15%

在校生参加国家级学科竞赛获奖

150

创新创业导师:校内

校外

300

100

大学生创业

2%

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

150

(三)学科引领工程

坚持统筹规划、分类建设,突出重点、整体推进,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搭建学科平台,组建学科团队,构建以教师教育为鲜明特色、文理基础学科为支撑、新兴应用学科为增长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1.打造优势特色学科。积极实施学科建设“攀登计划”提升计划”振兴计划”,分类建设校级重中之重学科(教师教育、生物工程和应用经济学)、校级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城乡规划学)、校级扶持学科(公共管理、体育、美术学、音乐与舞蹈学),重点建设独具特色、竞争优势明显的学科,发挥好重点学科的辐射与带动作用。着力凝练学科方向,培育壮大学科特色,突出学科的核心竞争能力建设,确保重中之重学科率先实现硕士学位授权点的突破

2.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按照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硕士培养要求,依托联合学校,积极推进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的创新,全面提高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统筹把握学科建设与学位点建设的关联性和互促性,推进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协调发展。集中资源,加强人才队伍与平台建设,增强学科实力,为获批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夯实基础。

3.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牢固树立学科、专业建设的统筹理念,突破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两张皮”,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增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之间的相互带动与支撑,形成专业体系建设支持学科体系建设,学科体系建设凸显专业类特色的良好格局。破除学科、专业资源互动共享壁垒,优化资源配置方式,集成与共享各种优质资源,实现师资、教学设备、图书资料、实验室、科研平台、实习基地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

4.创新学科建设管理机制。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优化学科建设的校院两级管理机制,构建职责明确、权限合理的管理架构,充分发挥校级学术委员会和二级学院教授委员会在学科建设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依据不同的学科建设层次,采用灵活的学科建设组织模式。创新人才引进培养、财务管理、资源分配制度,形成围绕重中之重学科建设的“制度特区”。完善各级重点学科建设的遴选、培育、淘汰滚动、考核评价机制,培养重点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一批标志性学科建设成果。

表四:学科引领工程指标(部分

指 标

目 标

重中之重学科

333工程”第二层次及以上、或者其他省级及以上人才工程相当层次的学者

2

333工程”第三层次或者“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或者省“六大人才高峰”

20

省级科技创新团队

2

专兼职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100+10

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国家级项目

3+30

省部级项目

40

高层次决策咨询报告(文科)

15

省级科技进步奖等(理工科)

2

省级哲社奖等(文科)

5

申请发明专利(含著作权)

50

省级教学成果奖

2

省级及以上教改项目

10

省级优秀毕业论文

15

省级及以上重点教材

8

大学生技能竞赛国家级获奖+省级获奖

5+10

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

25

本科生学位授予率

96%

研究生学位论文获得优秀论文

20

省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基地等

3

省级重点建设学科验收

良好以上等级100%

(四)科技攀登工程

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行业重大需求,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凝练方向,汇聚人才,产出成果,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

1.提升科学研究实力。发挥学校文理兼容优势,促进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融合,加大联合攻关合作,积极探索科学研究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模式。加快重点、重大科研项目培育步伐,开展重大、重点项目培育工程,大力提升学术创新水平,力争在承担国家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上取得进展,在获得国家级科研奖励、建设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中取得突破。

2.打造科技创新团队。组织实施科技创新团队和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计划,依托重点学科分类实施培育。通过设立青年人才创新基金、社会实践专题等方式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鼓励教师参与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组织开展 “博士论坛”等活动,促进校内学术交流,为跨学科合作创造条件。

3.改革科研管理模式。积极探索以学术带头人为中心、开放式研究机构为平台、重大项目为纽带的多样化科研组织新机制。加强科研过程管理,建立重大项目跟踪机制和科研信用体系。加强政策引导,强化“有效科研理念,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和科技业绩奖励办法,建立以成果创造性、实用性以及科研对人才培养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科研工作的指导与扶持,打通教学与科研界限,形成更加合理的教学科研互动机制。

(五)社会服务工程

围绕区域发展和产业振兴,积极参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深化校地互动和产学研合作,产出一批服务社会的标志性成果,形成服务社会的优势和特色。

1.积极搭建科技服务平台。大力实施平台建设“进市争省创国家”工程,以人才聚集为重点,以区域需求为导向,以层次提升为目标,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推动自主建设与协同建设、校内建设与校外建设相结合,大力培植和建设各类科技服务平台。构建平台建设保障体系,江苏滩涂生物农业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点建设成为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源工程实验室力争建设成国家级工程中心。

2.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大学科技园和联合技术转移中心为载体,培育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将大学科技园打造成创新要素的集结地、科技成果的孵化器、地方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支点和促进区域发展的服务亮点。组建高水平技术团队入园区、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推进学校成果转移转化;利用联合共建机制,增强辐射范围,提高科技转化能力,推动学校科学研究、团队培育、成果转化及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

3.全方位服务区域发展需求。坚持服务社会与学校事业发展互促双赢的办学理念,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扎实推进服务区域工作。以盐城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服务重点,建立有效共赢的合作共建模式,积极培植新能源、现代农业、海洋生物制药、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服务优势。江苏沿海开发研究院建成省级智库。加强江苏沿海(盐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和盐城市金融研究院建设,找准服务定位,创新建设模式,为盐城发展提速提供智力支持。

4.完善社会服务机制。加强对横向科技合作的政策引导,从制度创新、组织协调、经费保障等层面着手,建立服务地方经济的长效机制,全面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打通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的工作量计算、考核办法,充分调动教师和科研人员积极性。加大社会服务经费投入,保证社会服务重点领域需要。

五:科技攀登工程和社会服务工程指标(部分

指 标

目 标

出版各类专著、教材

其中,权威出版社出版

300

60

发表SCIEI检索论文

700

发表CSSCI来源期刊论文

300

校企合作论文Scopus数据库)

10

高被引论文Scopus数据库)

10

被引学者Scopus数据库)

1

纵向、横向科研经费

2.5亿元

(六)开放办学工程

坚持开放办学,大力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积极引进和吸收国际国内先进的教育理念、办学经验和教学资源,不断拓展合作办学途径和方式,努力提升国际合作能力和水平。

1.拓宽师生海外交流学习渠道。积极构建多渠道、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通过合作办学项目的实质性推进,实现规模性增长。结合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的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划拨专项经费,大力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海外高校交流、学习,推动中层管理干部的海外轮训。鼓励教师通过申报国家留学奖学金、省政府留学奖学金出国深造。实施大学生海外交流学习计划,设置鹤翔奖学金鼓励支持在校生境外研修,不断提高本科生具有海外交流、学习经历的比例。加强与海外高校的合作,拓展本科生合作培养项目,推进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联授,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

2.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通过与海外高校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参加国际会议和教育展、扩大对外宣传等多种方式,广泛吸引优质留学生生源。建立健全留学生教学体系,在完善汉语教学的同时,积极建设外语教学课程,探索和实践汉语教学、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教学等多形式的留学生培养机制。着力提升留学生的服务与管理水平,为留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和实验条件、宿舍和活动场地,积极搭建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互动交流平台。

3.打造开放办学新格局。坚持请进来、走出去,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需求,创造条件开展多样化教育合作,积极吸纳优质资源,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类型的对外开放、合作办学格局。立足现有的条件和基础,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形成合作共建、联合培养人才、联合科研攻关的新机制。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苏北振兴计划、江苏沿海发展叠加机遇,促进学校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努力实现办学规模与区域社会需求、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与区域人才市场需求的接轨,不断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和显示度。

(七)文化提升工程

弘扬优良文化传统,建设底蕴深厚、科学民主、包容开放、特色鲜明的盐城师范学院文化,提升学校的价值品位、治学品位和文化品位,激励广大师生员工为实现学校和个人两个发展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1.深入凝练弘扬盐师精神。坚持将铁军精神、王强精神与长期以来形成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盐师精神相融合,丰富盐师精神内涵,彰显盐师精神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深化校训校风内涵,提炼教师誓言、学生誓言,完善并推广“一训一风两誓言”,使之成为师生员工广泛认同的文化追求和精神风貌。建设多样化的盐师精神传播载体,增强盐师精神的浸透力、影响力和生命活力,将盐师精神打造成学校对外交流的名片。

2.打造一批校园文化品牌。在文化建设中,贯彻以铁军精神办学育人、以王强精神教书育人的精神追求,在学术传播文化、志愿服务文化、艺术交流文化等领域打造具有盐师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健全学校典仪制度,规范学校各类学术活动、文化活动、庆典等重要典仪和大型活动的标准流程。开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设立校园文化研究课题项目,定期评选校园文化建设优秀研究成果。加强校友文化建设,做好60周年校庆工作

3.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文化景观建设与改造,优化空间文化,建设与校园环境相融合、彰显盐师精神与办学理念的文化景观、专题纪念雕塑,着力打造高层次、高品位、精细化的文化校园。完善并丰富《盐城师范学院文化手册》,编制《盐城师范学院形象标识系统及使用规定》,统一学校形象标识。加强各类校园媒体建设,推进学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新兴媒体平台建设。积极构建全员参与的文化建设机制,提升校园文化的育人功效。

(八)条件保障工程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民生导向,增强发展动力,致力于绿色校园、美丽盐师建设,让全校师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拥有更多获得感

1.优化校区功能布局。完善两个校区的整体与内部功能布局,整合功能设施,实现办学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通榆校区重在设施改造升级和周边环境整治,加快推进育才路封闭,做好科学规划功能整合,优化建筑布局有效利用空间。新长校区重在保障条件优化和文化内涵提升,进一步完善功能布局,做好后期项目的规划建设,提升校园品质。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需要,集中财力建好实验实训用房、科技研发创新用房和学生公寓。完成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青年教师周转公寓(部分)、留学生公寓等项目的规划建设任务。改造通榆校区图书馆综合楼,加快老馆设施提档升级,彰显智能便捷。改善通榆校区学生宿舍条件。拓展体育活动空间,加快体育设施建设。完成校史馆建设

3.加快信息化建设。建设服务丰富全面、资源开放共享、安全保障有力的校园信息网络体系建立高标准的教学资源平台、在线教学平台和网络虚拟实验室。按照现代化一流图书馆的标准,丰富馆藏资源,健全文献资源建设体系,构建以读者为中心的数字化综合服务门户。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建成数字档案馆,实现馆藏档案资源的数字化、便捷化、共享化和网络化,建成省五星级档案室。

4.加强校园民生建设。积极实施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增收计划、健康计划、关爱计划和安居计划。以师生员工办事方便、快捷、安全、满意为标准,积极构建校园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服务指导,完善就业工作体系,拓宽就业市场渠道,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满意度。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推进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精细化、制度化、智能化,创建平安校园示范校,促进师生员工身心健康、安居乐业、安居乐学。

表六:条件保障工程指标(部分

指 标

目 标

新建各类校舍

10万平方米

生均教学运行经费

2000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3.68亿元

馆藏纸质文献量

225万册

电子图书

180万册

中外文数据库

40

校园无线网覆盖率

100%

校园服务师生满意度

90%

学生、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

90%

(九)治理创新工程

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建立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科学的制度保障。

1.实施“三张牌”战略。深入实施《盐城师范学院关于推进实施沿海师范老区三张牌战略的意见》,坚持把特色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方略。“沿海”牌致力于开发、利用涉海教育资源与沿海智库平台,构建对接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求的学科专业群,提升学校对沿海发展的服务贡献力。“师范”牌致力于将学校师范教育深厚的传统积淀发扬光大,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导向,与地方基础教育深度融合,创新合作载体,构建突出“优、精、特”的新型教师教育体系。“老区”牌致力于挖掘以铁军精神为内核的盐阜老区精神的时代意义与价值,并将其内化为学校办学的文化“基因”,组建新四军研究院,形成彰显老区特色的文化建设与传播品牌。

2.深化综合改革。对学校的综合改革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着眼学校的长远发展,统筹谋划综合改革的内容与任务。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有力发教职员工干事创业的活力。推进后勤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建立新型现代后勤保障体系,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支持试点学院立足建设应用型示范学院,努力探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特色发展、增强办学活力的新路径。创新目标管理机制,提高工作效能,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3.健全现代大学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创新学术组织体系,建立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制度,确保教授参与学术决策和管理。调整优化二级学院和管理机构设置,重视发挥院系的积极性创造性,推进简政放权,推进学院办大学,探索建立学校与院系协调互动、高效运转的管理机制与模式。大力推进信息公开和校务公开,建立教代会代表巡视制度,充分发挥校院两级教代会作用。

4.推进依法治校。全方位开展章程的宣传学习活动,并扎实推动执行,建立有效的章程执行评价体系。在学校章程的总体架构与要求下,加快学校规章制度建设,开展规章制度“废、改、立”工作,提高规章制度的适用性、可操作性,形成一套精简、高效的规章制度体系。有效统合学校内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民主权利,以强化权力制衡和决策民主,促进章程的执行和落实。深入开展校园“七五”普法工作,全面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努力打造法治校园。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

(十)党的建设工程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改革创新,从严从实加强党的各项建设,不断提高学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基本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区域性大学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

1.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强化思想引领,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进师生员工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坚持校院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创新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效果,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切实把学习理论同研究解决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起来,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和创造性。认真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宣传能力建设,建好言是传媒,讲好盐师故事,树好盐师形象。加强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规范运行的工作机制。贯彻落实《盐城师范学院二级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实施细则》,探索基层党组织贯彻民主集中制的途径和方式。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推进教工党支部向学科团队、实验室等新型学术组织延伸,学生党支部向学生组织、学生社区拓展,努力实现党组织及工作全覆盖。统筹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积极吸收优秀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入党,深入实施大学生党员素质工程,严格执行“三投票三公示一答辩”等制度。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和规范化管理工作。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从严管理干部,从严从实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努力打造“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程序,优化班子结构,选好配强党政负责人。创新举措,加快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建立基层轮岗交流、校内与校外培养输送贯通的机制。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干部分类培养、分轨道发展的机制建设。

4.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完善党务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构建党务公开平台,拓展党务公开渠道。推进党内监督体系建设,推动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常态化,不断完善“三重一大”集体决策、述职述廉、函询、诫勉谈话、个人事项报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同志、关工委、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学校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发挥工会、团委、女工委和学生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从严抓党风,严明党纪政纪,把政治纪律永远排在党的纪律第一位,加强对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贯彻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党纪处分条例和问责条例。继续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狠抓作风建设和工作效能建设,对领导班子和干部作风建设、机关作风建设、学风建设等方面开展专项整治。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切实落实各级党组织在本单位党风廉政教育、制度、监督等方面的主体责任,党政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纪委忠诚履行监督责任,聚焦监督执纪问责,深化标本兼治,运用好“四种形态强化责任追究,让失责必问成为常态。

四、规划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有力推进学校“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学校设立规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职能部门和学院等规划实施进展汇报,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和新情况,督促落实规划的实施工作。学校将把规划目标的实现作为评价二级学院发展水平和各级领导班子以及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依据实施情况进行奖惩,确保规划任务落到实处。

(二)统筹协调推进。在学校党委领导下,按照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按照年度分解任务,把规划的目标、任务和举措按照轻重缓急难易,明确阶段性重点任务,并落实到部门。相关部门要密切合作、统筹协调,研究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分阶段、分步骤地组织实施。学校将进一步明确学校各职能处室和二级学院的职责,建立工作责任制。

(三)优化资源配置。充分挖掘办学资源,拓宽办学渠道,凝聚社会力量,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为规划实施提供经费保证。保证重点工程投入,优先增加应用型人才培养经费投入;优先保障学科建设重点和重大科研创新项目资助;优先满足师生员工教学科研生活需要。建立严格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科学运筹,规范管理,效益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的约束力和宏观调控作用。完善资源有限、有责、有偿使用制度,合理配置办学资源,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四)强化督查评估。充分发挥各类大学排行榜的指导作用,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监测、中期评估和终期总结,建立健全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配套、自我评估与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规划评估体系。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及时公布规划实施进展情况,保障全体师生员工对学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接受学生家长、社会、媒体参与规划实施的监督。

(五)强化宣传引导。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广泛宣传动员,提高全体党员干部、师生员工对学校重大决策、政策措施的理解、认同和参与度,合理引导师生和社会预期,增强改革发展信心,强化工作执行力,形成全校上下一心一意投身事业发展的生动局面,营造社会各方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良好氛围,为规划任务的全面完成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40